华大生科讯 (沈思涵 李袆昕)立冬已过,秋叶金黄。呼啸的寒风从耳边刮过,带来了却是令人振奋的消息:由2015级三位本科生程晓玥、谭冰兰、董凯荣组成的生科竞赛小组于11月24日斩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!
从出色完成院内实验,到拿到校赛优秀奖,到取得湖北省省赛第二名,再到斩获全国赛一等奖,生科竞赛小组成员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,克服困难,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为2018年画上圆满的句号。小组本次研究的课题是:关于果蝇喂食细菌对抗菌态基因表达的影响。简略的一行字,浓缩着数不清的汗水和欢乐。
团结协作,盛开友谊之花
八个月前,郑雅老师申报了生科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,程晓玥、谭冰兰、董凯荣三人组成了参赛小组。小组的组建是一场奇妙的缘分,大二时,程晓玥与谭冰兰结识于有关果蝇的院级实验项目中。董凯荣则是在众人的推荐下,由程晓玥邀请进入实验小组。在实验项目开展之前,郑雅老师为团队成员们明确了实验目的,规划了大致的实验流程。三人小分队集结完毕,目标也更加明确了。三人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从不推脱责任。即便学习和实验有冲突的时候,只要问一声:“你们今天谁有时间去做一下实验呀?”就会听到爽利的回答:“我没课,我可以。”三个人默契配合,在繁忙的学业之余,让实验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。
省赛将近时,始终抱着“试一试”心态的三人仍感受到了压力。武大答辩前一晚,宿舍锁门之际,做完所有实验项目和准备工作的程晓玥、谭冰兰和董凯荣,脚步坚定地从实验室返回宿舍,听着黑夜中共行的脚步声,她们比以往都更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
她们的团结,也成就了她们的高效。据谭冰兰和董凯荣回忆道:“有一次需要在一天之内完成六个PCR板,每个板都有96个孔位。但我们最后真的做完了,做完了全部。”
科研过程,秉持严谨之态
在做荧光定量酶的实验时,由于该酶的特殊性质,实验时需要避光处理。董凯荣为了更好的实验效果,将所需的实验器具移到桌下,再滴加试剂。虽然日常的光照对实验结果并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,但是董凯荣依旧用她的切实行动来践行她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,并坚持她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。
研究一旦细化,所有的事情都要从最小处解决:如何饲养果蝇?如何精确地数卵?围绕孵化率怎样基本操作?菌体怎样提取?一个个问题向小组抛来,她们稳稳接住,默默思考。谭冰兰回忆,中途果蝇被感染导致实验失败,她们不气馁,反反复复地分析,直到最终找到解决方法,把实验完成。正是凭借着不断解决问题和反复操作练习所积累的经验,才有她们日后在赛场上答辩的自信与锋芒。
当然,在实验过程中,三人难免会遇到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,例如数据分析、计算机作图等。面对这些问题,导师郑雅都会积极地回答和引导。老师的专业性指导和帮助也成为小组成员的强有力的后盾。
决战时刻,坚守从容之风
在河南大学进行决赛答辩的前一天,夜里十一点,生科竞赛小组有条不紊地做着最后准备。她们很慎重,因为她们明白这次展示机会来之不易。程晓玥已经和导师反反复复修改了近十次PPT,做到扬长避短,突出实验项目优势,直到难以再改一个字。同时,新建的word文档里记录着大家认真分析后、提出的现场答辩提问环节可能会被问到的犀利问题。一方问,一方答,三人从容不迫的准备着,迎接这最后的挑战。
终于,决战开始了。生科竞赛小组成员逻辑清晰缜密,方式轻松幽默,演讲流畅自然,完整又详尽地阐释了自己的实验。评委的提问过程中,她们将中心点准确而清晰地呈现。
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合作造就了三人的成功,比赛结束,生科竞赛小组成员又回到了她们的日常生活之中。今日的成就收入囊中,以后的路会更宽更坚定。
(编辑:刘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