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告题目
10月24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张余受邀来到我院,在桂苑宾馆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“RNA聚合酶的结构、机制和演化”的学术报告。
人物简介
张余,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党委副书记(主持工作),副主任。2004年于复旦大学本科毕业,2009年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毕业,2009-2015于美国Rutgers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,2015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,担任研究员,2024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。张余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转录和调控。近年来,张余课题组解析了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基因转录和调控分子机制,解析了植物特殊RNA聚合酶的结构和基因转录机制,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,Nature,Science,Nature Structure and Molecular Biology,Nature Chemical Biology等学术期刊。
现场直击

张余教授以生动比喻引入,将RNA聚合酶比作“读取生命剧本的导演”。他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如何通过创新方法,将转录终止这一动态过程“定格”,成功解析了细菌及人类mRNA转录终止的关键中间状态,揭示了外切酶“抢占”RNA出口通道等新颖机制。张余教授还展示了其在植物特有RNA聚合酶上的开创性发现,包括Pol IV/V形成的独特二聚体结构,以及叶绿体聚合酶如何整合细菌与真核组件。这些研究揭示了自然界在演化过程中的精巧“设计”。最后,他总结了RNA聚合酶遵循“loss and gain”的演化规律,即通过舍弃旧有调控、获得新界面来实现功能创新,为理解生命演化提供了新颖深刻的视角。

提问讨论环节,师生们积极提问,围绕RNA聚合酶与张余教授展开讨论。张余教授所揭示的RNA聚合酶的运行与演化原理,深化了对生命本质的理解,也为未来的合成生物学与药物设计提供了关键理论基础,彰显了基础科学研究的巨大价值与永恒魅力。
图文来源:郭家源
初审初校:李韧
复审复校:万翠红
终审终校:邱保胜